|
|
|
《喬布斯傳》引發翻譯質量大討論
560頁,四個譯者,翻譯僅僅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因喬布斯猝然離世而提前面世的《史蒂夫·喬布斯傳》中文簡體字版讓很多人隱隱擔心,中文版的翻譯質量到底如何?該書全球首發后,不少網友以“喬布斯寫給妻子的一封情書”為例,對該書翻譯質量進行了一番熱議。
中信出版社副總編輯閻向東表示,翻譯本來就是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的事情,“很多讀者可能還沒看到書,就發表評論,這種做法是我們不支持的”。他表示,《史蒂夫·喬布斯傳》的翻譯超過國內大部分翻譯書,“30天,50萬字,4個作者,不是做不到。否則我們就不會承諾和全球同步首發。進度是可靠的,質量是可以保證的,我們還是有時間來進行反復斟酌。這一點讀者絕對可以放心。我們的這4位譯者是從400多人中選秀出來的。雖然翻譯時間確實很短,但是在每個翻譯的背后,是幾十個人在支持,做校對,及時修正差錯。”
面對讀者的挑剔,負責翻譯《史蒂夫·喬布斯傳》喬布斯早年生活和創業時期故事的譯者管延圻表示,他理解的喬布斯,雖然是傳奇人物,卻是一個極致簡約的人。從原文來看,喬布斯用的也是那種“PlainEnglish”(平易英語),因此他根本就不是那種花哨的人。“翻譯的第一原則是準確性,‘信達雅’三點中,只有先保證準確才能追求雅致。”
資深翻譯家黃源深教授指出,翻譯文學經典和快餐類圖書還是有差別的。翻譯經典,要求準確度高,文字表達契合度高,與原文風格保持一致。但是快餐類圖書主要還是以傳遞信息為主,準確性是最大的前提,“像喬布斯傳這樣的書,大家主要還是從書中了解他是一個怎樣的人,人們對這類作品的文字要求不像對經典文學那么高。當然,翻譯要盡可能把原作的神韻傳達出來”。對于560頁的書,用一個月時間趕出來,黃源深教授表示,即使是四個人,也還是很吃力的。但不能就此推理說,用這么短時間翻譯,質量就一定差。
|
|
|
|
|